本文引用自元音老人心經抉隱
「觀自在菩薩」是以果號命名的。
「觀」,一切現象都是佛性的作用。我們明見了佛性,就時時刻刻地觀照。因此,我們修行不要住相,而要在心地上真正用功夫。我們要真正認清楚這個能起作用的萬能體就是佛性,就是我們的本命元辰,就是我們的主人翁。唯有它是真實不虛的,是永恒不變的,是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、不來不去的。真假認清了,就須時時刻刻在這個本位上不動,對境不迷惑,對境不動搖,對境能起用,這個功夫就是觀照。
我們時時用觀照功夫,深入定境,時時常攝在定。所謂「常攝在定」者,是對境不迷惑、不動搖,這是沒有出沒有入的大定。若功夫未到這一步,那就還須時時觀照,使自性安住本位,不隨念轉,不隨境遷,這就叫做「觀自在」。
進一步,「有覺有照也是變易生死」,所以「觀」也不要了,須捨棄掉法見、法用。即使不觀照,也能牢牢地在本位上不動,這就是「自在」。
再進一步,「自」也不要了。自性天真,本來如此,無須常常顧念它。佛性無時不在、無處不在,時時處處都在,這就是「在」。
究竟到家,「在」也不要了,無在無不在。觸目遇緣,無非真心顯現;舉手投足,皆是佛性妙用。這樣就完全圓熟了。我們就是要這樣一步步地、時時刻刻地做功夫。所以,觀自在菩薩的「觀自在」三個字,實實在在是我們修行人用功夫的典範。
评论